「艾灸」位列新冠肺炎康復指導建議首位。國家衛健委:建議這樣灸!
2020-02-24
來自:
南陽宛艾產業協會
瀏覽次數:968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
為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加快新冠肺炎恢復期康復,在總結新冠肺炎中醫康復經驗基礎上,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組織專家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恢復期中醫康復指導建議(試行)》。現印發給你們,供工作中參考。本建議適用于符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的恢復期人群。臨床醫師可參考本指導建議,根據患者個體情況給予相關治療或康復指導,患者出院后亦可根據本建議采用適宜的自我干預方法。臨床表現:氣短,倦怠乏力,納差嘔惡,痞滿,大便無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膩。推薦處方:法半夏9g、陳皮10g、黨參15g、炙黃芪30g、炒白術1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甘草6g。服法:每日1劑,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臨床表現:乏力,氣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納差,低熱或不熱,干咳少痰。舌干少津,脈細或虛無力。推薦處方:南北沙參各10g、麥冬15g、西洋參6g、五味子6g、生石膏15g(先煎)、淡竹葉10g、桑葉10g、蘆根15g、丹參15g、生甘草6g。服法:每日1劑,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常用選穴:大椎、肺俞、上脘、中脘、膈俞、足三里等。穴位按摩:太淵、膻中、中府、肺俞、腎俞、大腸俞、列缺、中脘、足三里等,咳嗽、咽癢、干咳者,可加少商、尺澤等。經絡推拿: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任脈、督脈等。常用耳穴:支氣管、肺、內分泌、神門、枕、脾、胃、大腸、交感等。常用選穴:太淵、曲池、肺俞、足三里、陰陵泉、關元等。隨癥配穴:乏力、怕冷、舌淡者,可加膈俞、腎俞、大腸俞;食欲差、大便稀溏、舌淡者,可加中脘、天樞;咳嗽、咳痰、舌淡者,可加大椎或定喘、膏肓等。膏肓、肺俞、膈俞等穴局部肌肉薄,注意規范操作,避免引起氣胸。總體建議:膳食平衡、食物多樣、注重飲水、通利二便,并注重開胃、利肺、安神、通便。(一)有怕冷、胃涼等癥狀的,推薦生姜、蔥、芥菜、芫荽等;(二)有咽干、口干、心煩等癥狀的,推薦綠茶、豆豉、楊桃等;(三)有咳嗽、咯痰等癥狀的,推薦梨、百合、落花生、杏仁、白果、烏梅、小白菜、橘皮、紫蘇等;(四)有食欲不振、腹脹等癥狀的,推薦山楂、山藥、白扁豆、茯苓、葛根、萊菔子、砂仁等;聆聽五音與五臟、五志配合的樂曲,鼓動血脈、調暢情志。改變生活環境和方式,轉移或分散患者某種思維的集中點,免于不良刺激,擺脫不良情緒。新冠肺炎輕型及普通型患者出院后,可采取多種功法;重型或危重型患者出院后,根據自身恢復情況選擇適當的傳統功法。練習時間10~15 分鐘左右,建議每天1~2次,按照個人體質狀況,以能承受為宜。“噓(xu)、呵(he)、呼(hu)、呬(si)、吹(chui)、嘻(xi)”,依次每個字6秒,反復6遍,腹式呼吸方式,建議每天1~2組,根據個人具體情況調整當天運動方式及總量。主動進行緩慢深長的腹式呼吸訓練,可采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或鼻吸鼻呼,釋放和療愈身心。“三”指合谷、內關、足三里三個穴的按摩,“一”是意守丹田、腹式呼吸,“二”是兩下肢下蹲為主的體育鍛煉。建議每天1~2次,按照個人體質狀況,以能承受為宜。民生受難之際,能夠以自己和團隊的微薄之力服務更多的人,是企業擔當,更是匹夫之責。
-----南陽昊翔藥業總經理/南陽宛艾產業協會會長 韋躍之先生